9月19日,慈溪环保局的官方微信通报了一个消息:走过23年后,慈溪辐照中心宣告退役,这也是宁波市唯一一家Ⅰ类放射源应用单位。
9月2日,环境保护部核安全管理司组织专家团专程赴慈溪就我市辐照中心钴源辐照装置退役项目开展终态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省环保厅、宁波市环保局及慈溪市环保局相关领导一并参与了此次终态验收工作。
专家组通过对辐照中心钴源辐照装置的现场踏勘,台账资料查阅以及项目退役和终态验收监测情况报告听取等,认为慈溪市辐照中心已达到无限制开放的要求,在慈溪市辐照中心钴源辐照装置退役项目终态环境保护现场验收会议上宣布“同意通过退役终态环境保护
回首市辐照中心的放射源退役之路,各级环保部门都为之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吧:
1992年,作为慈溪市辐照中心的前身,慈溪市长春辐照中心成立了,设有59枚钴-60放射源,利用钴-60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用于对农产品进行灭菌杀毒以及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
2012年,辐照中心已停止辐照加工业务多年,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环境安全,向环境保护部提出退役申请。
2013年,在市环保部门的全力指导配合下,市辐照中心开展了大量放射源退役前的多项准备工作。
2014年5月,在环保部、省环保厅、宁波市环保局相关专家监督指导下,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对慈溪辐照中心的59枚钴-60放射源进行了收贮。
2015年6月,在环保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及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慈溪市辐照中心完成了贮源井水的达标安全排放。
2015年6月,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完成对慈溪市辐照中心的退役验收监测工作,验收结果表明慈溪市辐照中心退役场所达到无限制开放的要求。
在各级环保部门的努力下,慈溪市辐照中心钴源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安全地退役啦,我市辐射环境安全也得到了有效地维护。
·放射源分类原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Ⅰ、Ⅱ、Ⅲ、Ⅳ、Ⅴ类放射源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